發布時間:2019-10-16 |
“講真,你們施總成本管控確實有幾把刷子,我們對他的那一套理念十分信服?!必撠熶伵藕蛼伾白鳂I的協作隊伍負責人王建新說,“跟著他干,不虧!”
王建新口中的“施總”,全名施軍,是二公司長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項目經理。1998年大學畢業進入中交三航局二公司后,他就與長江口項目部結下了不解之緣,也可以說這里是他的“福地”。
在這里,他一步一個腳印,不僅從施工員登上了長江口項目部“掌門人”的高位。并自2010年當家長江口以來,負責的大大小小8個項目,完成公司考核指標后還有利潤,成了公司有名的創收“大戶”之一。而且就在今年年初,二公司公布的首批5名3A項目經理名單中,施軍的名字也赫然在列。對于這個結果,大家并不意外。這不正是公司所大力倡導的向價值創造者傾斜的主流導向!
但“不和諧”聲也有,有人認為這位經理善于創利有較大的運氣成份在里面。因為他干的都是優質項目,誰做都能賺錢。對此,施軍這樣回應:“優質項目更要為公司多創利,這樣才不辜負公司把好的項目交給他,所以成本管控上更要投入十二分精力。管的好與差,可能是賺一個億與一千萬的差別?!?/p>
事實也卻是如此。施軍有今天不是偶然的,而是他一直以來秉持的全過程成本管理,練就的成本“三訣”造就的。
緊扣一個“搶”字,下好“先手棋”
“冤家”:贊賞多于憤恨
都說,“三軍未動,糧草先行。”這不僅僅適用于行軍打仗,工程建設亦是如此。當今時代,建筑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,一個項目常出現多家單位同臺競技。這種情形下,誰能夠事先控制稀缺施工資源,誰就能拔得頭籌。
與施軍接觸久了的人,都有一個很深的體會,他每干一個工程,之所以都賺得“滿盆缽”,絕不是外界所盛傳的那樣,靠的是運氣,而是他事事都謀劃在前。
在施軍看來,干工程不光要吃著碗里的,還要看著鍋里的,在占領市場上要快人一步,這是盈利的大前提。當然,更為關鍵的還是提前展開成本策劃,在鎖定優勢資源上要比別人先知先覺。在他的成本秘訣里,排在第一位的便是“搶”字訣。
施軍是這么認為的,也是這么做的。當長江南京以下12.5米深水航道一期工程整治建筑物工程白茆沙Ⅱ標段還在建設時,他就盯上了后續項目,最終也如愿中標長江南京以下12.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最大標段——福姜沙航道整治項目。
但中標后,施軍并不是坐等項目開工,而是聯合他的團隊緊鑼密鼓地對項目展開成本策劃,動腦筋怎么去省成本。因為他清晰地知道,一個合格的的“掌門人”,不應只會干活不會算。同時,他也清晰地知道,多家單位同臺競技,稀缺施工資源爭奪必然激烈。作為最大的標段,想要“面子”“里子”兼得,必須搶占制高點,確保材料供應不掉鏈子。
施軍梳理發現,確保施工過程中170多萬立方米的塊石、50多萬立方米的預制砼價格平穩、有序供應是工程順利進行的前提和關鍵點。
為此,施軍和團隊又馬不停蹄會同局、公司領導多次考察工程周邊資源,確保礦源及開采能力、砼預制能力滿足工程需求,在進場前及時與6家塊石礦場簽訂了塊石材料采購意向協議,與4家砼預制單位簽訂了混凝土構件預制加工意向協議。意向協議促使礦場提早積極準備開采工作;促使砼預制單位提前搶占了場地資源,開展預制場建設、鋼模板加工、原材料采購等前期準備工作。
開工后,因為事先做足了功課,施工迅速得以鋪開,業主方十分欣慰。相反,其他標段因忙于找尋預制場地、加工模板等事宜,施工無法展開,進度上整整滯后近2個月。而且因為找不到合適的礦源和預制場地,只能向更遠處尋找資源,運輸成本不僅增加了,每立方米聯鎖塊的價格也高出40元。
都說,同行是“冤家”。交鋒下來,同行們對施軍的“搶”是恨的“咬牙切齒”,不過,更多的是對這個思考縝密、有先見之明的項目經理的敬佩,紛紛對施軍投以贊賞的目光,“的確有一套!”
因為在此過程中,節約的采購成本、節省下的工期、以及由此而省下的人工、船機成本都成了施軍的盈利點。對此,施軍如是說:“唯有事事‘搶’在前頭,才有‘談錢’的機會?!?/p>
突出一個“大”字,著眼“大成本”
團隊:摳成本成為一種工作慣性
項目經理施軍的身上,有一股大家風范。這位項目當家人,常常會提到一個概念——“大成本”。在他看來,工程人的眼里不能只有芝麻綠豆大的利益,要大處著眼,必要的投入必須舍得,工程進度上去了,就是最大的降本增效。剛過去的九月,施軍負責的長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完成1.1億元施工產值就是最好的印證。
由于6-9月長江禁采砂,導致買不到砂子,拋砂作業展不開,現場工期也停滯不前。但“施工老將”施軍沒有坐以待斃,而是積極找業主商量協調利用疏浚砂。最終,用小百萬的付出,換來了進度高歌猛進。9月里,完成拋砂5萬方,拋石9萬方,安裝半圓體101個,安裝扭王字塊13500個。表面看,施軍可能因施工心切而多支付了采購砂的成本,但往深處看,項目部賺了,賺的是工期,是人工,還有船機費。
當然,施軍所執著的“大成本”,遠非于此。施軍堅信“眾人拾柴火更旺”的觀點,他要求全員都要講成本、懂經營、會算賬,準確找到自己的坐標、明確自己崗位的贏利點。打個比方說,負責船機調度的人員,必須對船機的進、退場信息精確掌控,簽認結算的時候,要三思而后行,稍有不慎,就有可能造成項目開支白白浪費。
他認為,只有每個人百分之百精準地執行了自己崗位的成本管控責任,項目成本策劃執行的準確率才能提高。為此,他注重把成本從管理層面上升到文化層面去經營,以文“化”人,加強對員工成本意識層面的引導灌輸,使之成為整個團隊的理念和工作習慣。
在施軍的項目部,極少發生成本多支一分的情況。因為每一個人都時刻緊繃成本“弦”。福姜沙航道整治項目需鋪排400多萬平方,遵循“大成本”理念,項目部租用了一大一小兩艘鋪排運輸船保進度。但當排體變小,小型船機單獨能夠勝任運輸任務后,現場施工人員又及時作出調整,將大型船舶清退出場,每月省下船機租賃費用數萬元。
施軍還注重將“大成本”理念導入協作隊伍管理,結成嚴密監控成本的共同體。久而久之,不僅實現了“共同致富”,還培育了“嫡系部隊”,成為創收的強有力支撐。
抓住一個“理”字,善于“抓增量”
決算:有理有利有據增收入
施軍的點金訣,不僅體現在開工前的成本策劃、施工中的“大成本”里,在二次經營工作上也是頗有建樹的。在項目部里,施軍常會向員工灌輸“合同研究透徹,堅持不懈溝通,有理有利有據增收入”的觀點,要求項目部每個職工都要樹立二次經營觀。他認為:“一名合格的職業經理人,既要努力帶動大家降成本,也要善于引導員工抓增量”。
在施軍的熏陶下,項目部里二次經營工作氛圍濃、意識強,每個職工基本做到了入腦入心,項目二次創收結出了碩果。
福姜沙航道整治項目施工期間,項目部通過監測數據發現,由于消能棱體外側及SR1、SR2丁壩臨近航道,加之排邊壓載太過單薄,持續的沖刷對堤身帶來了安全隱患。項目部提出加護方案,與設計、業主單位溝通,通過不斷努力,說服設計、業主采用效益更高的拋石方案。最終,增加數十萬方的塊石工程量,當然最可喜的是增加利潤收入達千萬元以上。
同樣是在該項目中,由于投標時是新的專業,沒有經驗參考,導致植物種植等生態施工項目單價非常低,開工后項目部認真考察現場工況條件,討論施工方案及施工工效,經分析植物種植等生態施工項目是虧損項,施工圖設計時植物種植等生態施工項目工程量增加了10多倍,項目部先行通過與張家港海塘所、防汛辦等工程所在地政府部門多次溝通協商,最終商定本工程以不破壞原植被為施工原則,減少植物種植等生態施工面積,并適時召開了專家專題會評審,說服了設計、業主,減少了虧損的生態施工項目工程量,節約成本驚人。
施軍堅信,好的效益需要自己創造。要成為一支善于創效的管理團隊,必須善于創造利潤點,精于變更,但“理”字必須貫穿始終。唯有此,項目部的利益訴求才能達成。
“施”展三訣,點石成金。對于過往的成績,施軍坦言,那只是邁出的一小步,他知道,創效創收任重道遠,在這里,他愿意做個起跑者。他還說:“榮譽得了,活更得干好!咱得對得起這個‘3A’項目經理稱號!”
供稿:陶雙 張緒雄